失去寵物的心情

當我擁抱著波特最後一次,那種痛苦和哀傷像一個巨大的黑洞,無情地吞噬著我的心。小柔,我的黃金獵犬,不僅是我的寵物,更是我的朋友,我的家人。

波特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一起散步,一起玩耍,他的笑臉總是能讓我忘記生活中的疲憊與壓力。他的陪伴,他的熱情,他的愛,讓我更加明白生活的美好。

隨著時間的流逝,波特老了,他的步伐變慢,但他的眼睛依然充滿對生活的愛與熱情。當他終於閉上眼睛,我知道,我失去了一個朋友,一個家人。那種痛苦和哀傷像一個巨大的黑洞,無情地吞噬著我的心。但是,我知道,我不能讓這個痛苦消磨掉我對他的愛與回憶。我需要一個方式,一個儀式,來紀念他,來表達我對他的愛與思念,來榮耀他的生命。

選擇萬里福田:初次的接觸

在眾多的選擇中,我選擇了萬里福田的寵物禮儀服務。我被他們對寵物與家庭的尊重與關懷所打動。當我首次與他們接觸時,我可以感受到他們真誠的同情與關懷。他們並不只是提供服務,他們為我創造了一個安靜、尊重的空間,讓我可以與波特安詳地道別。在這個過程中,我明白,萬里福田不僅提供的是一種服務,更是一種理解、關懷與尊重。

萬里福田的寵物禮儀服務流程:體驗過程

我第一次走進萬里福田,便被其莊重和祥和的氣氛所打動。他們的團隊給予我最大的支持與尊重,了解我對波特的愛與思念,並給予我諮詢和幫助,確保所有的禮儀服務都可以按照我們的意願進行。

從初步的準備,如選擇合適的服務項目,了解儀式的流程,到實際的儀式舉行,他們的團隊都給予我全程的陪伴與指導。在禮儀的過程中,他們展現了其專業性與細心,無論是在場地的布置,還是在儀式的舉行,都反映出他們對於寵物與我們的尊重與愛護。

溫馨的祈福法會:緬懷與釋放

祈福法會的過程讓我深深地感受到,這不僅僅是一個告別的儀式,更是一個愛的表達,一個生命的尊重,一個緬懷的過程。在法會中,我有機會對波特表達我深深的愛與感激,我有機會分享他帶給我生活的快樂與陪伴。那是一個深情而又祥和的時刻,讓我有機會釋放我內心的哀傷與思念。

在萬里福田的陪伴下,我體驗了一個深具意義的告別儀式。儘管失去了波特,但他的愛與陪伴將永遠留在我的心中。我知道,通過這種溫馨的告別方式,我可以用愛與尊重來紀念他的生命,並將他帶給我的快樂與溫暖永遠留在心中。

法會剪影

萬里福田的溫馨之處

當我回顧這次的經驗,萬里福田的溫馨和人性化是我最深刻的印象。他們將每一隻寵物視為一個家庭成員,用尊重與關愛的態度照料他們最後的旅程。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都讓我感受到他們對寵物和飼主深深的關懷。

在失去波特的悲痛中,萬里福田提供了一個安慰和治癒的場所,讓我可以表達我對波特的愛與思念,並讓我有機會在內心找到和平與釋放。他們的專業服務讓我感受到尊重與安撫,而他們的關懷和陪伴也讓我感受到愛與療癒。

選擇萬里福田,我感到慶幸。我感謝他們提供的服務,使我們能夠以尊嚴和愛心來告別我們的愛寵。我知道,無論何時,只要有需要,萬里福田都會在那裡,用他們的溫馨和專業,幫助我們度過生命中最困難的時刻。

 

新北林口動物墓園評比,萬里福田值得託付的寵物禮儀專家!

臺北士林寵物樹葬推薦在萬里福田的寵物墓園,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愛與關懷。這裡不僅是寵物的最終安息地,也是主人緬懷與悼念的聖地。我們的墓園環境寧靜、規劃細緻,讓您的寵物在這裡得到最真誠的祝福和永遠的守護。新北鶯歌寵物安葬評比

回家過年是一道美麗風景 文/吳增苗 春節的腳步聲近了,心頭那只思鄉的鳥兒開始撲棱棱地飛,夢里那隆隆的新春鼓點,仿佛故土在聲聲喚兒歸,牽扯著那一顆顆異鄉人的心。 故鄉的這一頭,老母親開始打掃屋子,收拾得窗明幾凈。再掛上大紅燈籠,貼上大紅對聯,紅紅火火地等待迎接那歸家的兒女。那留守的孩子,開始每天數著日歷,懷著滿心的期待,每天都跑到公路上去瞧一瞧。他們堅信,再不久,那條蜿蜒的公路上,定會出現他們日思夜想的雙親的臉。 這一頭是切切地盼,那一頭是濃濃地思。 城市里,打拼的人念叨著,這日子怎么過得又慢又快呢?慢,還得等幾天才可以放假。快,怎么忽然一下就到春節?趕緊定下回家的日子,搶票、買年貨,買新衣,回家就要有回家的樣兒。不管掙多掙少,都要精精神神地回,體體面面地回,給家人帶去希望。 那買了車的,今年一定要自駕回去,向鄉親們炫耀炫耀自己還混得不賴。載上老母親滿村子轉悠轉悠,辛苦了一輩子,讓她老人家也風光風光。 那沒有小車的,摩托車也能載咱回家。將年貨綁得結結實實的,喊上鄉親工友,組成一支歸鄉的鐵騎大軍,浩浩蕩蕩,奔向家的方向。任憑道路漫長,任憑寒風割臉,心里卻是熱騰騰的,在一路眺望中,家一點一點地近了、近了。 那搶票一族,開始搜索各式搶票攻略,下載搶票軟件,午夜蹲守,車站排長龍。實在不濟,即使加開的綠皮火車,轉幾趟大巴,也要回家。 怎能不回家呢? 家里老小這一年的苦苦守望,一想到就心尖發顫啊!他們都對外出者寄予了多少期望,收入的增加、生活的改變、出人頭地的體面……哪怕未能如愿,平安回去,即是團圓。 而那打拼的人呢?這一年的背井離鄉、辛苦工作,為的就是一個溫暖的家。但那虧欠的孝心、為人父母心,總是在思念的夜里隱隱作痛。這一年彌補的機會就在這短短的春節歸家中。陪著老父親喝幾盅酒,跟在老媽媽后面聽她嘮叨,幫著拾掇,檢查孩子這一年的學習,晚上溫柔地擁他們入懷安眠,跟兄弟姐妹圍爐夜談。在春節的喜慶與團圓中,虧欠的情感一點一點得到縫補。 而這一年的思念之苦、一年的辛酸疲憊,一年的隱忍無告,唯有回到故土,回到老家,在熟悉的泥土芬芳里,在可愛的山山水水里,在親切的音容笑貌中,逐漸煙消云散。故鄉給予了身心最好的治療,也給予心靈最溫暖的能量。 回家,是內心深處最深情的渴盼,是最強烈的吶喊! 記憶里濃濃的年味,實質是我們眷戀的濃濃的人情味。回家,慰藉的是被阻隔拉扯的情感,圓滿的是親人互相思念的心! 另一種風景 文/秦延安 天上紅彤彤的,地上白晃晃的。空氣如太陽一樣沉悶不動,不僅風跑得沒影子了,就連鳥兒也不知躲到什么地方乘涼去了。街上的水泥路面泛著耀眼的白光,幾乎沒有行人,就連車也少得可憐。一切都被夏日的高溫給桎梏住了,似乎昏昏欲睡。 在這座城市里,總有那么一些人,起三更忙半夜的。環衛工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們如城市里的啼明鳥,總是在第一時間,用光鮮整潔的城市,迎接新的一天到來。街邊僻靜的角落里,靠墻就能睡著的肯定是環衛工人。身上鮮紅的環衛服,如他們對這座城市的感情一樣炙熱,即使再熱的天,都一絲不茍。無論什么時候,他們工作的區域都被打掃得干干凈凈。離工作區域不遠的水泥臺階上、靠墻的一棵樹下,稍有陰涼他們便心滿意足,坐在掃帚上,兩手搭膝安然入睡。這樣的小憩,對于他們來說,是那樣的容易,只要停下來就可以入睡。 高溫天氣里,自行車、摩托車不僅是普通老百姓出行的最愛,也是最易爆胎和跑氣的。雖然修車補胎的生意已沒有以前那么紅火,但在城市的背街巷里,依然有著那么幾處救人于水火的修車攤。他們不僅修車,還兼顧賣水和飲料什么的。一把遮陽傘下,沒有生意的修車師傅敞著衣襟,斜靠在一張躺椅上,扯著長長的鼾聲,就連滿是污垢的雙手都沒來得及洗一下。看似睡得深沉,若有生意來,他們立馬就會驚醒,精神十足。 午飯過后的小餐館里,已經收拾整潔。沒有顧客的餐桌前,只有風扇的嗡嗡聲。寬大的長條凳拼在一起,便成一張硬板床,腰系的圍裙折在一起便成枕頭。一早上的忙碌,讓店里的廚師和跑堂的滿是困意,頭一挨枕便酣然入睡。 還有停著的拉貨車上,窩在駕駛室里閉著眼犯困的司機。教室里,忙著備考的學生趴在桌上,打著盹。屋里的涼席上,奶奶一邊給躺著的愛孫搖著蒲扇,一邊講著久遠的故事…… 酷暑難耐的城市里,一條長凳、一塊草席、一張桌子,都是高溫桑拿天里,午間最珍貴的享受。正是因為有著這些五花八門的午睡,我們的城市和生活才有滋有味。 風景 文/李明剛 1 凌風越來越喜歡這里的風景了。大學畢業后,他從老家安徽合肥來到中國大陸最南端的雷州半島,扎根在紅土地一個名叫風沙的風電場,從事與他專業對口的風電設備維護工作。從駐扎在菠蘿的海那天起,除了工作,似乎看風景成了他每天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初夏時節,陽光朗照的早晨,濃霧剛剛散去,漫山遍野的菠蘿葉片上撒滿晶瑩剔透的露珠。這些天地間可愛的精靈,經陽光一照,閃爍著燦爛的光芒,給廣袤的菠蘿地增添了明朗的色彩和活力。一片片連綿起伏的菠蘿地,菠蘿長勢旺盛,密密麻麻的葉片任性地擴張著,并親密地擁抱在一起,給紅土大地鋪上一層鋪天蓋地的綠,讓人心情愉悅。地頭里金黃的菠蘿果,在初夏陽光的映照下,像披上一層金色的輕紗,煞是好看。棲息在地頭邊緣古樟樹上的黃鸝鳥,用清亮而又甜蜜的歌喉為這美好的早晨唱起贊歌。跟著采摘菠蘿人群飛翔的燕子,也不甘寂寞,“啁啁啾啾”地呢喃著,為這金色的早晨帶來喜悅。凌風陶醉在菠蘿的海迷人的風景中,呼吸著潮濕的空氣,周身血液暢快地流淌著,心情就像陽光一樣燦爛。幾個深呼吸之后,凌風把目光從遠處的原野收回來,在近處的一塊菠蘿地里尋找著什么。 2 這是一塊等待收獲的菠蘿地。空氣中彌漫著成熟菠蘿的甜香。秀美的金菠蘿果,在綠葉的襯托下,色香誘人,令人垂涎欲滴。這幾天,縣政府正在大張旗鼓地籌辦菠蘿文化節,被省內外媒體炒得沸沸揚揚,菠蘿價格攀升,每公斤售價達4元。作為“皇帝女”的金菠蘿,每公斤售價達24元。小小一個菠蘿果,就能賣到18元左右,一車菠蘿果能換來幾萬至十幾萬元人民幣,果農個個笑逐顏開。因為能賣到好價值,每天收獲菠蘿的人特別多。 凌風放眼在近處一塊摘果的菠蘿地里尋找著。地頭里摘果的,挑果的,人來人往,熱鬧非凡,鬧騰聲、歡笑聲不絕于耳。這場景,讓人心里甜甜的、暖暖的,填滿幸福。 凌風依然在忙碌的人群中尋找著,那個令人神往的熟悉身影一直不見出現,他不由有些失落。 凌風要尋找的那個人,是這片金菠蘿的主人,叫金鳳,是方圓十里最俊俏的妹子。她大學畢業后,放著城里的白領不當,在家人和戀人的雙重反對聲中,毅然回鄉創業,承包村里幾十畝地種菠蘿。她種植的金菠蘿,在北方大城市里成為搶手貨,名聲在外,在大型超市貨架上都有它的身影。種金菠蘿出名的金鳳因此名利雙收。一個偶然機會,她成為一家國家級旅游雜志的封面女郎。 人怕出名豬怕壯。成為封面女郎的金鳳,很自然地成為當地媒體關注的焦點,也很自然地成為功成名就男士追逐的目標。那段日子,一些男士開著寶馬、奔馳,直往菠蘿里跑,就為一睹菠蘿仙子的芳容。金鳳往昔平靜的生活徹底地被打破了。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金鳳便成為凌風生活中的一道風景。金鳳桃紅色的外套,成為碧綠的菠蘿地里的點綴。萬綠叢中一點紅也很自然地成為凌風追逐的風景,這給他像早晨一樣燦爛的日子增添無限的遐想和思戀。 3 其實金鳳成為凌風心中的一道風景,并不像天空中云聚云散那么容易。出生于省會城市的凌風,骨子里自始至終著透城里人的高貴,在鄉下人面前,他一直高高在上。讀大學的時候,班里那幾個農村來的女生,他怎么看都覺得她們腳上的泥巴還未洗凈,連她們的笑容都是那么土里土氣,他一直不喜歡跟她們打交道。有一次,班里組織郊游,一個農村來的女同學乘機向他套近乎,他置之不理,讓那個女同學很尷尬。就這么一個驕傲的城市王子,怎么會看得上紅土地里的灰姑娘呢?莫非金鳳有三頭六臂不成? 金鳳讓凌風看得起的不僅僅是她秀美的容顏、高貴的氣質和那雙會說話的眼睛,見過世面的凌風,并不為此所動。真正走進他內心,并成為他生活中一道揮之不去的風景的金鳳,有兩件事讓他的靈魂受到不小的震動。 2014年秋天,一場天災降臨雷州半島。十七級超強臺風“威馬遜”夾風帶雨摧殘著紅土大地,凌風所在公司聳立在紅土坡上的大風車被狂風攔腰折斷了十幾支,菠蘿地也被大風刮得遍地狼藉。當時,金鳳種植的金菠蘿剛好掛果,經臺風一鬧,菠蘿地里七零八落,失卻了往日的風采。金鳳看著心疼,在無人處悄悄地掉了幾次眼淚。為挽回損失,她加強田間管理,并向農信社貸款重施一次化肥,用汗水澆灌著即將成熟的金菠蘿。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寄托著她美好的愿望的金菠蘿一天天地長大,臘月里菠蘿地已是金黃一片。看著一個個黃燦燦的菠蘿果,金風心里比喝了蜜還甜。 世事無常。誰會想到,外觀光亮的金菠蘿,被臺風刮傷后,留下后遺癥,還未長熟,已出現黑心。那一年,經強臺風的折騰,菠蘿已成為國內外市場的搶手貨,金鳳幾百噸菠蘿果已被客戶訂購一空,且價格看漲。臘月里一個細雨綿綿的日子,金鳳招來20多名摘果工,準備采摘金菠蘿裝車運往北京。按慣例,她在不同位置采摘了10個熟菠蘿嘗果。看到果實那么漂亮,來摘果的鄉親都叫她不用嘗了。金鳳偏偏不聽,還是自己動手削皮嘗果。誰也想不到,第一個果切開來,里面心全變黑了。第二個、第三個,直至第十個全都是黑心。這個結果,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傻了眼。金鳳的臉由紅轉白,由白轉黑,整個人嚇傻了。細雨打在她的臉上,冷冷的,經寒風一吹,直涼到她心里,淚珠禁不止在眼眶里打轉。 堅強的金鳳擦干了眼淚,打發走叫來摘果的鄉親,好言好語地向來采購的客商道歉,叫來犁機把幾十畝熟菠蘿全部打爛在地里。這一打,幾十萬元也打了水漂。 金鳳的義舉,在紅土地上傳播開來,讓凌風不禁對這個小女子刮目相看,也讓年輕氣盛的他心靈為之震動。從那時起,菠蘿地里那個紅衣女子,就很自然地成為凌風心中的一道風景。 還有一件事,讓凌風再不敢小看這個紅衣女子。2016年春三月,金鳳迎來菠蘿飄香的季節。她地里種植的金菠蘿,青里透紅,空氣中彌漫著甜甜的果香。金鳳親自嘗果,個個果甜味美,在場的人一嘗,人人喊好。此時,剛好也有幾個外地客商在場,每公斤給岀的價格比她與別人訂購的價格足足高出12元,金鳳就是不肯賣,依然“賤”賣給原訂購的客商。別人笑金鳳傻。金鳳卻說:“不守誠信,何以做人?” 這個紅衣女子真的不簡單。客商對她的稱贊,使凌風對這個紅衣女子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從那之后,他有事沒事就往金鳳菠蘿地里跑,打發工作之余的閑暇時光。 4 隨著時間的推移,驕傲的凌風開始關注金鳳生活的點滴。在一個濃霧籠罩的日子,時近中午,菠蘿地依然白霧繚繞,一輛白色寶馬開進金鳳的菠蘿地,一個身著白衣的年輕男子走出車門,與前來迎接的金鳳微笑地打著招呼。他們一白一紅,在迷霧籠罩的菠蘿地里成為一道難得的風景。不知為何,一貫喜歡看風景的凌風,竟然沒有一絲看風景的心情,心里還生出淡淡的失落。 金鳳陪伴白衣男子在菠蘿里走了很久,他們不知爭論著什么,反正誰也說服不了誰,日落西山的時候,白衣男子只好悻悻地走了。后來,再也不見白衣男子出現在菠蘿地。村里人告訴凌風,白衣男子是金鳳大學戀人,隨姑媽旅居加拿大,他這次專程回國動員金鳳出國留學并結婚,被金鳳婉言謝絕了。這個紅衣女子,真的不是池中之物。 一個月色朦朧的夜晚,喜歡晚上散步的凌風,在菠蘿地里剛建成的水泥小道上與金鳳不期而遇。凌風放下他城里人的驕傲,邀請金鳳一起散步聊天。那晚,他們在小道上走了很久,談了一些他們共同關切的話題。最后,凌風也向金鳳表示了對她的愛慕。 “我鄉下妹子一個,你最好先考慮成熟再說。”金鳳淡淡地說,然后跟他道別,消失在月色朦朧的夜色中。 5 在凌風的期盼中,一輛黑色轎車出現在水泥小道上,直奔金鳳的菠蘿地馳來。轎車停在摘果那塊地旁邊,金鳳先從車上下來,打開車門,迎下一個中東地區打扮的年輕男人。那中東男子看著掛滿成熟果實的菠蘿地,微笑著連連稱贊。 金鳳前些天告訴凌風,她接了一單國外訂單,莫非中東客商今天踐約而來? 金鳳今天依然一襲紅衣。清晨的陽光照耀在她的臉上,讓她渾身泛著活力,光彩照人。凌風投去的眼光與她的目光不期而遇,只見她眼睛里泛起的笑意比以往更迷人。這笑意,把菠蘿的海所有風景都比下去了。這時,在凌風心里那道風景,越來越亮麗,越來越迷人。凌風懊悔讀書時不好好練習寫詩,如果真會寫詩,他會把菠蘿的海的美麗,連同他心中的女神寫進詩里,讓更多的人看到大陸之南這美不勝收的風景。 云淡風輕,日出日落,日子依舊。那望不到邊的菠蘿的海,連同紅土地人那美好的心靈,已成為外界關注的一道風景。被這里風景感動著的凌風,不知不覺中也被裝進風景里。 用心看風景 文/章中林 一年的努力到頭來一場空,我的心情沮喪到了極點。坐在公交車上,連傻傻地望著窗外發呆都覺得疲累,干脆閉上眼睛舒上一口氣。 “哈——哈——哈”,耳邊又傳來那粗嘎的笑聲,一轉頭,看到那個老太又把臉貼在窗戶上對著外面旁若無人地笑著。真是一個怪人。老太大約七十多歲,穿著厚厚的衣服,戴著紫色的絨線帽,拄著一根樹根做成的拐杖,走路有些顫顫巍巍的。第一次遇到她的時候,她就這樣聚精會神地望著窗外,似乎在努力尋找著什么。也不管公交車里有沒有人,看到什么有趣的事,她就肆意地笑起來,一點也不壓抑自己的情感。幾次,我想說老太,但是看到沒有人出聲,也只好按捺下自己浮躁的心,任憑她一個人快樂著自己的快樂。 后來,又有幾次遇到她。她還是坐在同一個座位上,把臉貼在窗戶上,尋找著外面世界里的歡喜,再用笑聲把歡喜夸張地表達出來。我曾疑心老人是不是有老年癡呆癥,但是司機師傅卻否定了我的這種看法。他說,老人是大學的教授,現在還在上班。從司機的嘴里,我知道了老太的生活悲苦:丈夫不在了,唯一的女兒又癱瘓了,女婿和女兒離了婚。現在一家人只有她和外孫兩個人支撐著。這樣的生活境遇,她還能笑得出來? 窗外,落雨了,濕漉漉的,陰冷而潮濕。除了在風雨中兀立著的凄惶的樹和一些蒼黃的草,我看不到什么。我搖搖頭,想閉上眼睛,耳邊又傳來她的笑聲。“你在看什么呢?”凝望著她臉上蕩漾的微笑,我好奇地問。 “看風景啊。”“到處死氣沉沉的,哪里有風景?”“看到的風景在眼里,看不到的風景在心里。”老人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卻自顧自地拿起手機對著外面拍了起來。 我循著老太的視線望出去,終于看到了雨中的風景。我看到幾只喜鵲在細雨中歡快地追逐著,嬉戲著,歡叫著;我看到幾樹春花在雨中怒放著,映得眼亮亮的;我還看到柳樹爆青了,草兒返青了……我用心去尋找著,努力地去發現著。這時,我才發現,世界并不是凄惶慘淡的,而是正在積攢著,醞釀著,我的眼前似乎有燦爛的陽光,有如火的桃花,有輕靈的鶯啼……這時,一抹久違了的笑意開在了我的臉上。 “看到的風景在眼里,看不到的風景在心里。”咀嚼著老太看似有些矛盾的話,我恍然明白:眼里的風景是短暫的,只有心上的風景才是永恒的。 不該錯過的風景 文/易興喜 發完考試試卷,坐在128班的講臺邊,游目四周,目光漫不經心地掠過正在細心答題的同學們,終于被一株孤獨地佇立在講臺上的月季吸引了。我清楚地記得,那是11月15日的上午最后一堂監考。 瘦而奇崛的枝,如一面旗幟孤零零地立在那兒,所剩無幾的葉片,吃力地將綠色吐露出來,仿佛斷奶的孩兒發出的撕心裂肺的吶喊。那莖上的棘刺,努力地朝上生長著,像是一位勇士,在他經歷了所向披靡的廝殺之后,怒目橫槊質問蒼穹。被新包扎的枝條,依稀可見斷裂處的傷痛,白色的包紙,似是裹不住那噴涌而出的一腔“熱血”,有些掉落的痕跡,四周是初冬冷冽的空氣夾著些淡淡的霧靄…… 我不知道,是誰不小心將他的枝條折斷,然后又帶著幾分惶恐的心情,將斷裂的枝條進行粗略包扎,留下這株小月季無奈地面對著這略帶幾分寒意的天氣。抑或是在一陣風過之后,本已十分柔弱的枝條便無聲而斷,雖然沒有轟然倒地的絕響,也沒有落花滿地的凄傷,只是無力地將沉重而謹慎的生命——— 綠色擎著,帶著傷痛堅毅地擎著,然后感動了某位善良的孩子,于是他的傷枝上便有了一道白色的支撐,即使那么的不協調,但卻給這株小月季以活下去的另一種支撐! 也許有人無視這株帶傷的月季,漠然地走過講臺,當我第一次和他不期而遇之時,我恰恰被這株傲然獨立在講臺上的一道冬日里的風景深深地感動了。 我雖沒有經歷大的生死傷痛,但總是對那些面對生命中突遇不幸和生活中常受挫折卻崛起活著的人,懷著一種敬畏之情!就像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里,原本正是“好風憑借力,送我上云天”的時機,人心思意氣,功名復誰論。那突降的暴風雨,不僅打斷飛翔的翅膀,也可能將進行中的生命淹沒或摧殘,身處此種境地,試想能看透者,幾人?能在如此的逆境中,倔強地挺立著的,更有幾人? 生命如是,堪稱一絕,毅力如此,感天動地。面對此情此景,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地生活?哪怕是吐露不了芬芳,我們也要讓生命的綠色長青! 哦,那佇立在初冬霧靄里的帶傷的小月季! >>>更多美文:好文章

母親說:“我胖了,臉成圓圓的青團了。” 我端詳她,她摸摸我臉頰。我注意到她兩只手的手背,清爽,竟沒有老年斑,我把自己的右手背伸給她看,上面有幾點褐色的斑。她說,你沒事要搓它揉它,是血脈不和引起的。以前她也有斑,搓著搓著沒了。 她察覺我的消瘦,“你臉小了”。還摸我手掌的大魚際小魚際,“掉肉了”。我一想,是有些時日沒稱體重,遂去走道護士間外稱體重。母親眼光銳利,真掉了五六斤。她告誡我:鍛煉不能過頭,營養要到位,身上肉才不會流失。而她是相反,要減肥,并琢磨出一個學廣東人飲食的方法:吃飯前喝湯。堅持一段時間了,正在“自我觀察癟下去的肚皮”。 疫情的緊要日子過了,我們才有到養老醫院探望的機會,但有時限:上午一小時,下午一小時。太太和我一起來,輪流上下,一個上樓探望時,一個在樓下等。母親見了哪個都高興,卻說:“來一個行了。你們這樣,浪費了黃金。”她喜歡把時間說成黃金。 兩年前,父親在養老醫院去世,當時鮐背有五的母親面臨選擇,是回家,還是繼續在養老醫院?在我們的勸說下,她動了心準備回家。醫生也說,母親可以回家,她身體的各項生理指標穩定。大姐對我說,母親回家,先跟我一段日子,待她把母親原來住的屋子修葺一番,和醫院一樣的四季如春,再搬過去。但就在離開醫院前最后一日,母親反悔,說不走了。在養老醫院習慣了,和看護的張阿姨處著,也習慣了,就是和她有點不對付的隔壁床百歲阿婆,多看,也習慣了。 再勸無用。 一天,母親宣布:下床走路,我們不在身邊,她就徹底歇腳了。說要服從自然規律,瓜熟蒂落,人太老了,鍛煉膝腿關節已沒意義。這也是給看護的張阿姨減壓。“如果她看護的一個老人跌倒,是要罰款的。”我們去,母親才起床,我們扶她進洗手間。她如廁畢,喜歡在鏡子前儀式感地做幾件事:用溫水洗臉,香皂搓手,黑木梳再蘸幾滴水,一下下款款地梳頭,頭頂鬢邊的白發起一紋紋波浪。她曾對醫院的剃頭師傅不滿,說剃得太短,頭發波浪起不來了。我們說,這倒有另一種味道,現在電視上有些女運動員也這樣,兩邊刀切齊的板刷,很精神。 前些時,臨床阿婆百歲大壽,整個醫院當一樁事業成就,家屬歡喜,買來一個巨大無比的加層蛋糕,喜燭點亮,醫院兩百多號人同吃甜蜜,要一個不少。母親則不吃,說這不是節日,而是一個人失去生活質量的標記。她分到的那塊切成斜三角的蛋糕,轉送隔壁房間的人了。 自然會探討和面對這件事,用母親的話:“她的今天是不是我的明天?”這話讓我心驚,也深有歉疚:“那我們一起回家吧。”母親聽之一笑,“到時,你怎么抱得動我?我太重了。”好了,一揮手,這話題,就此滑過。 更多時候,我們無法見到母親。我們在家,她孤身在養老醫院。大姐和小弟距醫院12公里(他們住一個小區),二姐離醫院15公里,我家到醫院20公里。我們各自在城市的不同角落,有個聯絡的微信群,大姐起的名:“本家人ae”,三代人網聚于此。 春節后一日,母親在群里寫:昨天她做錯一件事,想起來真難為情。是下午,張阿姨為她修剪腳趾甲。先把兩腳放入熱水里浸泡,浸泡后,在修剪一只腳趾甲時,另一只腳用洗腳毛巾包起來。她當時覺得這塊毛巾不是自己的。修剪完,張阿姨欲將毛巾拿走,隱忍的母親發聲:“這塊洗腳毛巾是隔壁床的。”阿姨不知聽到否,沒反應。到傍晚,母親心里不舒服,要點明,便在一塊白板上寫下黑字:“阿姨請注意,以后不要把我的毛巾搞錯。”阿姨看完字,方解釋:“這次沒搞錯呀。”便把用過的洗腳毛巾拿來,再把隔壁床的毛巾取出,兩相比較。阿姨說,你的毛巾已用一年多,顏色變淡了,以前你沒注意。母親恍然,再三對阿姨道歉。張阿姨則一點不生氣,反而面帶笑容:“咱倆誰還不了解誰呀。”母親最后這樣寫:“喔!她對我是這么的了解,我還能說什么?我很激動,很羞愧。我們倆互拉著手,我差不多要流下了眼淚!”有故事,有細節,很生動,還有細微的情感起落。 大姐在群里點評此事:日久見人心,日久生真情。她善做宏觀結語,高屋建瓴。 其后見到母親,張阿姨在一邊,我要講這事,母親對我壓低嗓門:“勿要講呀。”再對我提高嗓音,“叫你給張阿姨的蘋果、麻花小點心,帶來了(口伐)?”我心生一種酸澀,又有點慶幸:母親算遇見一個理解她、善待她的好護理。3年多前,母親陪已經無法生活自理的父親入養老醫院,其時腳勁好,中氣足。北方來的張阿姨熱情,服務周到,也有脾性,因一開始言語交流不暢,有一次,索性一把捉住母親的雙腳,放在洗腳水里。驚得母親大叫:“我的腳,一直自己泡自己洗的。你這個洗腳巾,黑黢黢,不干凈。”張阿姨紅撲撲的臉,頓時蓋上一層灰,起身腳步邁得也有點斜歪。后來她對我大姐說:“狗咬呂洞賓——氣得我啊!” 她們間的故事,寫出來一籮筐,曾經彼此極度不適,到今天相知、相惜、相敬。 張阿姨對母親的評價:“你媽的腦袋瓜子,太干凈。”她說的干凈,意思接近上海人的“靈光”。怎么干凈?她講出例子:今年的1月7日,母親表達給張阿姨另一種說法:是二九的第八天;到9日,新講法又出來:是三九的第一天;而一年最冷的三九嚴寒,只適合北方天氣。“阿拉上海最冷的天不是三九,是四九、五九。”母親還說三九那天,北京零下18攝氏度,而上海最冷的郊區才零下6攝氏度——網上查的。張阿姨聞之嘆服:“長知識了。” 幾天前,輪我和太太值班看母親。那天凌晨4點50分,我起夜,心有靈犀似的,見“本家人ae”群咕咚跳進母親一句早問候。我也跟發:“老媽起床啦?向老媽請安。”發完再蒙頭睡回籠覺。覺醒,太陽高照,見群里母親揪我的錯:“阿憲,你怎么說我起床啦?我是一直睡在床上的呀。應該說我醒來啦!我現在晚上睡得早,一般8點睡下,早上4點就醒了……” 那日天好,醫院竟然破例,同時放我和太太一起上樓探望。母親見我們一起出現,驚訝過后,笑聲也不一樣。她眼望沐著陽光的朝南窗臺,對我太太說:“琪琪,半年前你給我這盆蟹爪蘭,當時開6只花苞,后來花一朵一朵開出來,很好看。現在你再看,又有一朵開出來,還有8只花苞等待著開。我每天在欣賞它們。”太太說:“蟹爪蘭太給力了,我一直擔心它不再開花,想不到它越開越多,越開越美。是這里陽光好,媽媽也用眼神愛撫它。花有靈性的,需要感情交流。” 探望的時間倏忽而過,陽光照著母親的臉,也似一朵盛放的花。母親催我走:“你來看我,我也看了你,我們都滿足了噢。” 走出醫院,我則有點失神,揮不走的一個畫面在眼前:暖暖的陽光里,母親一直看那一朵朵的花,在含苞,在盛開,是懷著多久的期待,又帶著多少的寂寞? >>>更多美文:情感日志

近來西安的天,陰著,偶爾有幾陣颯風吹過很是舒服,間或晚間清晨還撒下點小雨,帶來了些許涼意,但大多時候樹葉都是紋絲不動的,有點悶。只有自己先動起來,風才會來和你嘻戲糾纏。女兒見我在家閑著,便要求我接送她晚上回家住。拗不過她也帶有對她陪伴上的虧欠就答應了下來。 學校離家有八公里左右的距離,有多條路可以走。我接送她幾乎都是騎電動車的。我其實是喜歡騎自行車或電動車的,方便自如,堵車的地方自行車電動車幾乎不會被堵住。而且電動車跟自行車同樣方便,行進全任自己心境。路近運動時選自行車,路遠做事時選電動車。 我選擇的騎行之路,從家到學校,只有一公里的路面,是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不分流的。其它路面都很規則。 金茂城那個區域,道路方向錯綜復雜,看似沒有幾個開發項目,建筑很少,機動車寥寥無幾,路面顯得寬敞、衛生、僻靜。非機動車道綠蔭蔽日,道路兩旁都栽種著玉蘭樹,待到玉蘭花盛開的季節,遠望過去便會發覺,道路兩邊的天地間,原來各鑲嵌著炫目的一條白玉錦帶!當然,這個季節玉蘭花已然落盡,取而代之的是滿樹橢圓形的大葉片,一面墨綠一面橙黃,挨挨擠擠摩肩接踵甚是繁茂,錦帶也悄然變了色。路的東邊有一條人工造就的彎曲水渠,它被茂密的綠植遮擋藏匿著,不是聽到潺潺朗朗的流水聲,很難發現它。“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但這條水渠的源頭不曾看到過。水渠兩側各種水草豐美茂盛,水里有水蓮一樣的草,但葉子比水蓮的要小很多,整齊劃一都是可愛嘟嘟的蒲扇圓形,連做一片倒頗具點氣候。水渠到非機動車道之間有三米左右的草坪綠化帶,里面間隔種有柏樹、桃樹、杏樹和夾竹桃等,夏天是夾竹桃的盛季,在這滿眼綠色中,想到夾竹桃的毒性,不敢靠近它,它白色和桃紅色花朵竟覺來分外妖艷,不時飄過來的香味也頓覺有了魅惑之感……不過,騎車終是舒爽的! 過了金茂城路段,向東拐彎就到了灞柳西路。我往往會騎行在與它并駕齊驅的灞河西岸公園內部的道路上。這條路,更是風姿綽約。首先是寬度,雖然是觀景小路兼供市民強身健體,都是塑膠路面,有些地方寬敞的能容得下兩輛小轎車并行,一步一換景。上到這條路上一路向南逆灞河而上,路東邊與灞河相隔有廣闊的草坪綠化帶,上面也種植了各種樹木,但因為樹齡較大,樹干都高而挺拔,擋不住波光粼粼的河面,越過河面,也總能看到佇立在河東岸的長安塔和塔旁的摩天輪(想起倫敦眼,我以后就換它灞河眼吧)。越往南越靠近灞河,直到與灞河橋比肩的東西走向的三排鐵路橋附近,與灞河就只有一個護欄相隔,河面一覽無余盡顯眼前,豁然開朗,總是讓人想起那句“波光瀲滟晴方好”,當然細雨蒙蒙中也會有“山色空蒙雨亦奇”之感,這時可坐在電動車上遠望長安塔、灞河眼,可停下車,或走近花草樹木,或偷的一縷香或窺的好顏色,或走下臺階近觀釣魚,或和釣魚的人閑聊兩句……或晴或陰或明或暗,不論那種天氣,雖為同一條河道,風光迥異,卻都美不勝收,不勝枚舉…… 再向南穿過灞河橋,河道突然收縮變窄隱藏不現,灞柳西路也換了一個更為浪漫有情趣的名稱——柳雪路……舉目遠眺,原本有“風吹草低見牛羊”之感的雜草叢生的河床,現在被修葺一新,成了一大片新草坪,上面間或有幾棵遒勁蒼老的樹木點綴,多為柳樹,在擁擠的城市中總是給我一種“蒼茫萬頃連”的遼闊,風吹過身,時有在原野之感。因為少有陰涼遮擋,夏季的白天幾乎無人驚擾,草坪在這個時段休養生息,河邊常會出現零星幾個釣魚人,坐在靠近河邊的樹蔭下等待魚兒上鉤……但接近傍晚,這片草地就更為靈動起來了。公園路邊有很多賣玩具和小吃的小攤販,孩子們在草坪上嬉戲、打鬧、跑跳、踢足球、放風箏……各種歡樂的聲音不絕于耳… 沿著公園路往南從東城大道下面穿過,就進入了灞河生態公園。路兩旁是不對稱自然分布的蘆葦叢,混跡其中的雜草也勢不可擋的茂密,再往南騎行,會路過一大片荷塘,這個時節荷花已經鱗次櫛比的開放,咀嚼著“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在荷塘邊觀賞游轉,時刻能碰到拍照、拍視頻的人們,留戀著風景,喜笑顏開。荷塘南面有很多被修剪成蘑菇球狀的灌木綠植,井然有序的排列起來,與旁邊茂密雜亂的叢林形成鮮明對比,呈現出一種秩序之美。再往南穿過灞河大橋,植被的茂密完全無法讓人看到灞河的身影,只能聽到她從高處跌落時的咆哮聲,在這種激蕩的水流聲中,我騎車離開已是西柳堤路的公園路重新回到柳雪路交通干道上,向西拐彎即刻就可看到女兒所在學校… 載著女兒,我們一路上聊聊學校的趣聞,談談家里的瑣事,說說沿途的風景……有時,在金茂城沒有人沒有車的路上,我會向車外兩側抬起兩條腿并慫恿女兒和我一起,讓她感覺什么是“兩腿生風”!同時又告誡她沒有媽媽的允許不能做那種危險的妨礙自己和他人安全的動作,女兒會大聲笑著并很愉快答應……這樣的騎行路程中,大多都是載滿了快樂……不過,騎車栽女兒上學或者回家,時間總是倉促的,不似我一個人返還,時間更為充裕、游逛更為隨性細致…于是和女兒也約定了,假期帶她在這條路上騎自行車細細的領略一番…母女倆期待著… 騎電動車自行車唯一的不愉快,是非機動車道停滿了機動車。更為匪夷所思的是廣安路新房村那一段,非機動車道倒是沒有機動車停放,但是一路向西逐漸變窄直到道路邊線和機動車非機動車分界線合為一條線,兩條線分開處又是機動車停放占用,這樣的路況,騎電動車自行車,就不得不走在自己不該走的車道上了。現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物質的享受要求越來越高,西安私家車的擁有量也越來越高,但是很多住宅小區規劃之初沒有配套的車位供應,公共停車場也不充足不便捷,林林總總使得很多車沒有地方停放,市政停車位也多都劃在了非機動車道上。人是很擅長學習的,這樣,沒有停車位的非機動車道上停車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那么這個時候的非機動車該走什么道呢?后來發現,這個時候的行車,是混亂的又是有序的!這時的出行安全,全憑人的自覺、謙讓、仁厚…… 嗯,但愿我們平淡的生活:日子總是清凈快樂,抬眼皆是善意柔情…… >>>更多美文:原創散文

RR777VV15CEEVC5


新北寵物骨灰處理費用
台北中山寵物遺體火化費用 》萬里福田寵物墓園:每一片綠意都是愛的見證新北蘆洲寵物靈骨塔推薦 》萬里福田寵物墓園:每一片綠意都是愛的見證

arrow
arrow

    4jw9fe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